接種是微生物技術中基本的操作,接種技術在微生物的分離純化、生理生化等試驗中都非常重要。由于接種的目的不同,所采用的接種方式也不同,接種可分成斜面接種、穿刺接種和三點接種等。選擇正確的接種方法,對于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增殖和鑒別都有重要作用。因接種方法的不同,常常采用不同的接種工具,如接種環(huán)、接種針、移液管和涂布棒等。
在接種過程中,必須進行嚴格的無菌操作無菌操作一般是在無菌室或接種箱內(nèi)進行,并靠近煤氣燈(或酒精燈,一般用酒精噴燈)的火焰操作。有條件的也可在超凈工作臺上操作。
微生物三點接種法:三點接種是為了獲得單菌落所使用的方法,它是在培養(yǎng)皿上接種,即用接種針蘸取少量霉菌孢子,在澆有瓊脂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皿(俗稱平板)上,以等邊三角形的三點輕輕點一點,培養(yǎng)后即在此三點上長出菌落。其優(yōu)點是:同種菌落有三個重復,同時在菌落彼此相接近的邊緣常留有一條狹窄的空白地帶此處菌絲生長稀疏,較透明,還分化出典型子實體,因此可以直接把培養(yǎng)皿放在低倍鏡下觀察,便于根據(jù)形態(tài)特點進行菌種的鑒定。具體操作如下
步驟一,倒平板,將已滅菌的瓊脂培養(yǎng)基放在水浴鍋上加熱熔化,待冷卻至45℃(手握不覺太燙為宜)后,用無菌操作法倒平板。
步驟二,標明三點位置,待平板凝固后,在培養(yǎng)皿底部注明菌種、日期等,并以等邊三角形的三個頂點標上記號。
步驟三,右手拿接種針,先在火焰上燒紅滅菌并在平板培養(yǎng)基的邊緣冷卻且蘸濕。
步驟四,蘸取孢子,將滅過菌而且蘸濕的接種針伸入菌種管,用針尖蘸取少量霉菌孢子。
步驟五,點接,以垂直法或水平法把接種針上的孢子點到預先標記好的部位,注意切勿刺破培養(yǎng)基。
將培養(yǎng)皿倒置,于28℃恒溫條件下培養(yǎng),48h后觀察生長情況。
在接種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1)接種室應保持清潔,用煤粉酚皂液擦洗臺面及墻壁,定期用乳酸或甲醛熏蒸。每次使用,均應用紫外燈滅菌。定期對接種室作無菌程度的檢查。
(2)進入接種室,應先做好個人衛(wèi)生工作,在緩沖間內(nèi)要更換工作鞋帽、工作衣、戴口罩。工作衣、工作鞋、口罩只準在接種室內(nèi)使用。不準穿到其它地方去,并要定期更換、消毒。
(3)接種的試管、三角并瓶等應做好標記,注明培養(yǎng)基、菌種的名稱、日期。移入接種室內(nèi)的所有物品,均須在緩沖室用70%酒精擦試干凈。
(4)接種,雙手用70%酒精或新潔爾消毒,操作過程不離開酒精燈火焰;棉塞不亂放;接種工具使用后均需火焰滅菌。
(5)恒溫培養(yǎng)箱應經(jīng)常清潔消毒。